据《劳动报》报道,从“小打小闹”的专卖店到“大店连锁”的零售商,从局限的区域市场到各地的扩张开店,婴童用品零售行业正在高速疾驰。记者走访发现,“大店连锁”的经营模式正在悄然兴起。业内人士认为,面对综合性百货和连锁卖场的两头夹击,专业类零售商如能在品牌档次和规模上形成自身特色,才能拓展自身的细分市场。
“大店连锁”模式兴起
数据显示,去年中国母婴童市场规模超过了创纪录的“1万亿”,而未来母婴童经济将以5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预计市场规模将达2万亿。在这样的刺激下,几乎所有意识到婴童产业“掘金”机会的商家都在蜂拥而进。
近日,记者走访沪上市场发现,如今的婴童用品零售店已远非早前小专卖门店的“小打小闹”,“大店连锁”模式正在悄然兴起。除了宝大祥、博士蛙等品牌,深得电器连锁零售基因传承的孩子王同样图谋着婴童市场的零售渠道。
在闵行区的顺恒广场店和闸北区的盛源广场,记者看到,即将在上海首开两店的孩子王,其门店面积上要比一般的婴童店大20倍左右,最小的店也是保持在5000平方米,未来最大的
将达12000平方米。
除了“大店”,“连锁”也是婴童零售品牌正在实践的道路。早在1999年就转型为专业百货的宝大祥,目前在上海已有15家门店,在苏州、无锡、杭州、武汉等城市近几年扩展了5家门店。而2009年生于江苏的孩子王,今年在上海计划开设5家门店,3年内累计开设20家儿童主题mall,营业面积累计达15万平方米。
“两头强中间弱”
专业的婴童用品零售商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出现,从最初市场局限的“区域品牌”,已发展到如今各地连锁“开花”。“两头强中间弱”依旧是这个行业的现实。
博士蛙有关负责人曾公开表示,目前,婴童行业是一个典型的“哑铃形”市场,两头的生产制造端和市场需求端规模都很大,但是中间零售渠道却相对弱小。在一个渠道为王的市
场,谁能掌控销售渠道谁就能掌控市场,婴童市场正进入全面竞争阶段。
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国内婴童用品零售行业,真正赚钱的企业不多,即使赚钱的企业也远非盆满钵满。
有业内人士认为,婴童用品零售行业的管理复杂性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比如在孩子王的实体店里,一半是卖场,卖快销品,一半是百货商店,卖衣服等,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管
理模式,商品种类繁多,而又没有很多专业的人才。”
孩子王董事总经理徐伟宏曾表示,从零售角度讲,婴童用品的单价比超市的快消品略高,但又没有超市的人流量,如果与家电的单价比,却只有后者的1/15-1/20。
上海百货商业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面对综合性百货和连锁卖场的两头夹击,专业类婴童用品零售商应该在品牌档次和规模上形成自身特色。专业类百货只要保持中高端定位,同时在产品品类、品牌数量上保持相对综合性百货公司的绝对优势,就能够成功拓展专业化的细分市场。